顯示具有 2. 個別公司分析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2. 個別公司分析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

年度股價相對位置%

 


今日看到這張券商傳來的表(2022/4/12),有一欄位很棒,就是年股價相對位置%,就是今年至今,股價在高點和低點間的位置,如果股價今日創今年新高就是100%,反之創新低就0%。

由列表可知,今年在高度通膨和俄烏戰爭下,鋼鐵、石油股大漲,同時導致加速升息預期,但很奇怪的是,表中沒有金融股,美國金融股在升息開始後卻大跌到最低點,所以可知這些美國銀行主要並非以利差在撈錢,而是在玩「錢滾錢」、「IPO」、「併購」等等更高大上的遊戲,在升息縮表的環境下,滾不動了,就滾下來了。

除此之外,蘋果AAPL,果然極度厲害,獨佔鰲頭,特斯拉在首富光環下,也亮眼。但長期重點還是AAPL,看看下面

花旗:蘋果現金多 4/28可能宣布掏900億美元加碼庫藏股

Suva周二發布研究報告中估計,這家iPhone製造商可能宣布800億至900億美元的庫藏股計畫,同時將現金股利提高5%至10%。外界目光全都集中在預定4月28日盤後公布的第2季財報。

巴菲特今年至今風光至極,西方石油、蘋果都大賺,就如同「丹中尉」幫「阿甘」買的「水果公司」一般,買了就抱住,阿甘說:「一輩子沒擔心過錢的問題」。果真阿甘向丹中尉說:


丹中尉行善40年護老兵 阿甘等眾星錄影致敬

#蘋果
#AAPL
#巴菲特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/期貨/選擇權仍應自負盈虧

貨櫃海運長約價 翻倍漲

 貨櫃海運長約價 翻倍漲

人類從古自今,很愛「預測」,而且深信不疑,但對於已知的事實卻是不削一顧的自動略過,

你說奇怪不奇怪?

長榮2021年EPS=45.57,如果美洲線41%中佔60%的長約漲1倍,歐洲線17%中佔30%的長約漲1倍,則漲1倍的比例就有約30%,亞洲線亞洲42%漲50%,其它28%的短約持平,在成本、費用無經營摃桿持平下,自己簡單算算 2022年EPS=45.57*(2*30%+1.5*42%+1*28%)=45.57*1.51=68.8元(減資前)


#貨櫃股
#陽明
#長榮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/期貨/選擇權仍應自負盈虧

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

熱鬧的貨櫃海運股(陽明、萬海、長榮)

本周最熱鬧的莫過於貨櫃海運股公布2021年度獲利和預計配發多少的股息,貨櫃3雄果然都很給力,簡單記錄如下:

陽明:EPS 48.73元,配現金 20元,以133元股價來算,在填息假設下,殖利率達 15%。宏遠證券給出2022年EPS達60.91元,中規中矩。

萬海:EPS 42.35元,配現金 10.5元,股票1.5元,以168元股價來算,在填權息假設下,殖利率達 21.25%。其實萬海算的很精,在今年航運持續大好下,宏遠證券給出2022年EPS達71.03元的前題下,預估1.5元的權填權容易,如此做既保留充分現金在手,預估填權息假設下股東也實質拿到35.7元的權息,換算殖利率達21.25%。實在厲害。

長榮:EPS 45.57元,配現金 18元,另外大絕招每股減資6元,這可更厲害了減資60%,以146.5元股價來算,含6元減資以及填息假設下,殖利率達 16.38%。由於長榮減資後股本縮為211.64億,牽動到2022年的EPS和每股淨值的計算。原先宏遠證券給出2022年EPS達68.81元,勢必要重新計算一番。

我先自己按2家券商的2月報告來估算一遍,注意,是自行估算,僅是自我參考留存記錄。

長榮減資60%

如果假設2022/Q3底為長榮減資基準日,在會計上算2022年EPS是以2022年流通在外以時間為加權的股本,也就是以約529*3/4+211*1/4=449億來計算2022年EPS,如此以兩家券商宏遠和J.PMorgan以原先估算的稅後淨利來重算EPS分別為80.95元和54.65元。但這是會計上的EPS,其實股東股數是期末的211.63億,如果是時間點的報表如資產負債表所算的「淨值」則以期末股本計算。我們可以這樣認為:減資對於損益表的EPS有「遞延效益」(有興趣者可去看看2021年東鋼的EPS,去算算看),而如以期末股本計算EPS,兩家券商給出的2022年EPS預估值,重新計算高達172.02元以及116.13元。全部破百,有機會超越大立光成為每股獲利王。

以上的分析清楚明瞭,當長榮3/15日公布股息的隔天一堆「算計者」設定3/16長榮開高「狙擊」,甚至盤前掛漲停價「虛單」去引誘無經驗者的「無恥」行為活生生上演,外加當沖者見幾不可失,當日創下52.9萬張成交量,盤中跌停,台灣股友社透過社群媒體外加「真假外資」所造成的集體行為早已脫序很久了,每日接到的投資理財詐騙電話簡訊封也封不完,我們唯有頭腦清楚才能自保。

長期殖利率的倒數就是投資回本(零成本持股)的年數,貨櫃海運股算是今年基本面清晰的類股,目前1年投資期可領2年股息領回至少30%以上本金(依目前股價當成本),想想其實還蠻划算的。

#貨櫃股
#陽明
#萬海
#長榮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/期貨/選擇權仍應自負盈虧



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

殖利率到底怎麼算?

 時序漸漸到了公布去年EPS和預計配息,配息又分為「配股:權」和「配現金:息」。有一點我就覺得很納悶:為何報章雜誌新聞全配現金的殖利率計算就假設會填息,而對於配股的部分就忽略或直接息權相加去算奇怪的殖利率?

例如以下這張表:聯結自今周刊Andyworld,謝謝作者和周刊。


以華南金來說,此股長年都是配權息各半,此表將他們相加去除以當下股價得出殖利率為4.63%。「黑人???」。

股價22.45元,每股配股0.52元就是0.052股,價值是多少?是用每股面值10元的0.52元?還是每股淨值14.99的0.77948元,還是每股市價22.45的1.1674元?

以我的看法是,依效率市場和在假設在將來會填權息的情境下,理應使用市價計算,此時配股的部分和股價高低無關,那華南金的殖利率就是(0.52+1.1674)/22.45結果殖利率是7.51%。

還有一種算法,叫做「還原殖利率」法(發明人自己命名的嗎?),基本上只是將這個股票股利在換算成現金時用除權息後的股價計算,股票股利不大時和直接相加差異不大。計算如下:
先算除權息後股價:
(22.45-0.52)/(1+0.052)=20.846 
然後算0.052股的價值為:20.846*0.052=1.084
「還原殖利率」=(0.52+1.084)/22.45=7.145%

保守一點的人也可將所配的股票以淨值換算成現金,那華南金的殖利率就是(0.52+0.77948)/22.45結果殖利率是5.79%。

10元面值的股票,做為股本,增資價不等於10元,此時在會計上會有溢折價以反應價值,列為資本公積的增減項,我們在計算一個重要數值時,要思考其原理,才會得出有道理得結果。

#金融股
#殖利率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/期貨/選擇權仍應自負盈虧

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

4572 駐龍 (2019/9/7)

4572 駐龍 , 9/10 轉上市的好股票

結論 :

早一步標得好股票 , 可賺錢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/期貨/選擇權仍應自負盈虧

6670 復盛應用 (2019/09/07)

2019-09-06 23:20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/高雄報導
高球具代工龍頭復盛應用(6670)昨(6)日公布8月營收,受益為Callaway等美系品牌客戶出貨新款式產品,單月交出15.82億元成績,年增41.1%。該公司並指出,目前第4季接單能見度高,將是今年營運最高峰。
復盛雙喜 大增四成

結論 :

6670 復盛應用
以 復盛應用 今年保守估算 EPS = 13.5元
這是 小資女 的估價 方法喔!
結論 :

賺錢很容易 , 耐心罷了!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/期貨/選擇權仍應自負盈虧

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

6691 洋基工程 (2019/06/06)

美中貿易戰後 , 尋找戰中或戰後獲利股 , 是投資人重要功課

像有人說稀土戰 , 這根本無(基)之談 , 這樣也可以 ? (炒)

資金尋求避風港 (如金融股) , 這就有道理了

繼前篇 台商鮭魚返鄉 帶動台灣製造轉型生機

我們很自然想起高科技營造機電股 , 應是很好的類股

所以我們看看市場資金是否如預期推升類股股王股價 ?

果然沒錯,上漲時間完全吻合
我們確實不如聰明資金 , 可領先絕倫 , 但我們可以 "早點" 知道 , 精準判斷

焦點股:漢唐(2404)創新高,推升洋基工程(6691)問鼎興櫃新股王


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

2330 台積電 新聞 (扮演中立服務商的角色 = 做白日夢)


【林宏文專欄】決定不選邊站 台積電繼續供貨華為的兩大意義
......
向「美企」採購零組件和技術,而川普對於美企的定義,是否也包括在美股掛牌的公司,很容易引起敏感投資人的猜測及疑慮,這也是台積電股價跟著大跌的主因。

其次,在台積電對外表明繼續供貨給華為後,背後也代表台積電不選邊站,不願意渉入美中貿易大戰,繼續扮演中立服務商的角色。
......

我認為 有這麼容易可脫身嗎 ?

因台灣算完全被美國所控制 (半殖民) , 台灣公司 = 美國公司 概念 將逐漸深入大陸公司,

所以 "2025中國製造的戰略很可能 逐步排除台灣公司"

中國走向 "國內自給自足" 是進行式中 , 選邊站吧 !

扮演中立服務商的角色 = 做白日夢



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

2371 大同 分析 II (2019/5/12)

太陽能慘業好燙!大同尚志半導體6月下市
太陽能需求波動劇烈,尚志半導體連虧8年

尚志半導體主要生產多晶太陽能矽晶片、太陽能多晶矽晶塊、太陽能模組等,大同直接間接總持股58%,股東7400多人,受到太陽能需求波動劇烈影響,尚志半導體已經連虧8年,市場統計,8年間已經虧損67.9億元,今年首季也不樂觀。

10日業務經理施怡光表示,轉投資綠能首季因虧損21.93億元,按比例認列投資損失約4.6億元後,淨值轉負,依照證交法第36條「台灣證券交易所營業細則」規定,將依照程序送交財報,辦理下市手續,時間預估在6月底。

尚志半導體尚未公布首季財報,不過去年公司本業仍賺1,491萬元,今年首季本業能否持續獲利?公司表示因為會計師仍在查核,須待公告,不過今年半導體景氣相對不佳,期望下半年景氣能逐步回溫。

施怡光說,認列綠能科技減損不是現金損失,對尚志半導體而言,營運資金跟現金流量都沒有影響,營運一切正常,下市後還是會繼續維持本業,未來是否減資或辦理增資改善體質,都是董事會考慮方向,會以股東的權益為重。

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

2227 裕日車 (2019/05/06)

2227裕日車去年EPS 19.63元,如依前年配息率約95%,預估可配出18.65元,

以目前股價來算殖利率約7%。

裕日車主要獲利來源為為東風日產製造汽車的廣東風神汽車,裕日車原持股40%,

每年稅前可取得55.16億認列獲利,日前增持到42.69%,可多貢獻3.7億,達58.88億,

加上風神襄陽汽車每年也可貢獻獲利6.25億,整體業外稅前獲利可達65.13億,

稅後約49.97億,以裕日車股本30億來算,業外貢獻明年稅後 EPS 到 16.66 元以上,

裕日車今年本業如保持2018年,本業貢獻明年稅後 EPS 到 3.42,

所以今年保守0成長估算 2019年 EPS = 20.08

從以下 News 來看,上述目標十拿九穩

東風日產一季度銷量公布 總共25萬輛


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

5820 日盛金 (2019/4/25)

之前曾經探討過 RoE
外部人投資報酬率 K% = (RoE% x BV)/P
K% 要高 , 最重要的是 P 買價要低 (P要低,P要低,P要低)
權益報酬 RoE (Return of Equity) 的分析

買股票要賺錢 ,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 "便宜"(要先有基本功 , 判斷是 "好公司" 遇到 外在倒楣事莫名其妙沒人理)

但要便宜到甚麼地步 ? 要如何定義 ? 這因人而異 , 有人買 "轉機" , 有人抓 "技術分析" 點位
但其實最容易也最有保障的是 "高殖利率"

這每年第二季都會上演 , 完全不用任何內線 , 轉機 , etc ...

如以下新聞是 2019/3/17 就有的 :
兆豐金、日盛金,股息殖利率最吸睛

往下看 註第2點, 你應明白, 公司內的非董監事的 "一般職員" 有多麼不瞭解自己的公司吧! 
拿到低價庫藏股票後可一路賣在低點.
所以, 以後不要問任職在上市櫃公司的親友, 你們家股票可不可以買, 要不要賣等等 "蠢問題",
因為他們根本 "莫宰羊" !! 哈哈~


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

2371 大同 重點分析 (2019/4/10)

謝金河:大同集團連環爆教大家的投資第一課
大同賣地賺飽飽 謝金河8字回應超諷刺
大同集團股價跌不停 謝金河:毀棄價值禍及子孫全盤皆輸


以上謝大師頻頻出擊, 持有的投資人 "皮皮剉"

但有看到他提出甚麼從財報面的分析嗎?? (大同財報不好讀)

以直觀/感覺來放砲很輕鬆 , 也很簡單就可擄獲 "以簡單為取向的眾人大腦"

但哈哈哈~ 這樣賺不到錢的~~ (搞不清楚狀況的人一堆)

其實重點是 :

當大同在 "切割" 華映和綠能時 , 他的 "轉機" 就來了

以下看看華映,綠能2018共虧多少?

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

首檔採競價拍賣的可轉換公司債 CB 康控一KY(49431)

中信證主辦首檔競拍康控可轉債 市場反應熱絡
中信證券表示,這次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02.07,亦為掛牌承銷價格,銷售總額為15.31億元,即中信證券協助康控-KY額外募資3,100萬元。
中信證券表示,可轉債為兼具股權及債權性質的有價證券,在掛牌三個月閉鎖期後始得轉換為現股,故當康控-KY現股高於轉換價格121.1元時,投資人可將康控一KY轉換為現股出售,實現資本利得。
以上是券商新聞稿,好像很偉大,大力幫了公司,但事實如何?算了就知道

以康控-KY為例,2019/3/20為最後投標日,盤中最低價為124.5,
去計算CB價值為 102.84元,
結果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02.07元,
最低得標100.5元
等於是3年期的 股票轉換權利 "價值為負數",蝦,倒貼
嘆為觀止的 "首檔" 競拍可轉債
這家 "康控-KY" 被吃豆腐吃成這樣耶~~~
難道此公司還很高興
最後
目前4/3日,康控-KY股價 154
我們看一下融券,融券賣出情形
善良的投資朋友啊~你看看這在幹什麼事?
新聞說:"法人投標及得標比重均高達三成以上"。喔~喔~
康控-KY, 4/2日 收盤156,  康控一-KY (CB)價值128.86, 但市價僅112.25, 量4張, 無意義;
今日(4/3)收盤154, 換算 康控一-KY (CB)價值127.2, 市價119.7~122, 量1959張;
102.07拍到的, 短短2周, 獲利已達 17%, 然後券賣鎖住, 哈哈~, 這些"法人" #$%# ??
有看懂嗎?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仍應自負盈虧

2019年3月17日 星期日

2207 和泰車 , 被動型指數 (MSCI , 0050) 納入新股時

這種情形,一再發生,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.

1. 被動型指數 都是生效日前一交易日,買足買滿新成分股,所以滿足後,之後1周成交量一定萎縮,價格當然上不去囉!
2. 那緩跌到哪一價位呢? 業績股的話,就是那根長紅的最低點有守啦!

so, 和泰車 , 前面賺, 後面將再賺 ... 哈哈哈~~ (作夢都會笑:))

# MSCI
# 0050

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

股神巴菲特的年度致股東信

2018年波克夏度致股東信

波克夏至 2018 年底前 15 大持股:
如下圖所示為巴菲特前 15 大持股,有著美國運通 (AXP-US)、蘋果 (AAPL-US)、美國銀行 (BAC-US)、紐約梅隆銀行 (BK-US)、Charter 通信公司 (CHTR-US)、可口可樂 (KO-US)、達美航空 (DAL-US)、高盛集團 (GS-US)、摩根大通 (JPM-US)、穆迪 (MCO-US)、西南航空 (LUV-US)、聯合大陸控股 (UAL-US)、美國合眾銀行 (USB-US)、建築商 USG 集團 (USG-US)、富國銀行 (WFC-US) 等。

ps : 有8檔金融類股
2018年波克夏15大持股
波克夏現金+投資總額
波克夏現金+投資總額 = 約 3383億 美金

我想破除的迷思是 : 一些專家胡扯的 巴菲特 是 "集中投資"

若投資損益已反應入 BS , 以市值計算
前15大持股僅占 : 約 51%
最大持股 Apple 僅占 : 約 12%

結論 : 要長長久久在股市生存 , 分散投資才是上善 , 
單一持股上限 15% 為宜, 持股20檔都不算多


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

1565 精華 (2018/10/2)

今天早上看了這檔股票的一則評估新聞, 深覺某些外資為了賺錢運用的手法,
令人讚嘆~, 喔真是了不起 ~~

隱形眼鏡雙雄掉訂單 外資看保守

2018年10月02日 04:11 工商時報
簡威瑟/台北報導

傳產類股近期表現火燙,但資金熱度只集中在鋼鐵、塑化、水泥上,上半年還風風火火的隱形眼鏡族群,股價卻是持續積弱,尤其里昂證券再度調降精華(1565)財務預期,斷言更大的獲利下修潮即將襲來,給予「賣出」投資評等,推測合理股價估值550元。
從年中開始,其實已有越來越多外資機構對隱形眼鏡雙雄後市趨保守,主流論點是「利多消息已反映在先前股價漲升之上」,最近大客戶Hubble訂單減少、Seed訂單成長性放緩,更激發外資圈憂慮。
不只里昂證券看壞後市,麥格理證券持更保守觀點,推測合理股價估值是外資圈最低的480元,大和資本證券給予「中立」投資評等;僅花旗環球證券給予「買進」投資評等。
麥格理證券非科技產業研究團隊主管簡秋萍指出,金可-KY晉身Hubble第二供應商,日本品牌Seed新的變色片系列產品轉往晶碩代工,持續飽受Hubble與日本客戶訂單疲軟所苦;加上精華產能擴張慢於預期,產品組合改變壓抑毛利率,市場對精華的預期仍太高。
根據兩大保守派外資對精華財務預期,今、明年每股純益都是34~35元,幾乎沒有成長性,2020年每股純益為36~37元,獲利年增率也只有5%,當高成長不再,外資啟動評價修正在所難免。
里昂證券說明,儘管過去兩個月來,市場對精華2019年獲利預期已修正6%,但里昂的預估值仍比市場低了將近1成,換言之,當市場完全意會到精華大客戶訂單疲軟問題嚴重性時,精華股價還會再遭遇去評價(derating)風險。
連極少數給予精華「買進」投資評等的花旗環球證券,也調降Hubble對精華貢獻度預期。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(Peter Kurz)指出,從Hubble廣告費用持續放緩不難看出,Hubble正在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清理過多庫存,精華出貨要回歸正軌,還需要再等一等。
精華經營管理階層通常對訂單有1.5個月的能見度,鑒於10月訂單無明顯回溫跡象,對11、12月訂單也持保守態度。

(工商時報)

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

3711 日月光投控 再探 (2018/4/30)

這是非常可惡的資訊不對稱, 從停牌前(4/17) 外資持續賣超日月光, 到停牌期間才公告2018/Q1財報(其中矽品還趁機認列業外評價損失7.13億),
合理判斷有人先知道, 而善良投資人不知道喔~
像這種情形, 證交所早該列"注意股", 逐月公布獲利
可惜,主管機關也沒注意

如以Q1財報, 3711 日月光投控
第一季初估EPS僅 (2.4+20.96)/40.4 = 0.58元
第二季估EPS (2.4+7.13+20.96+4.5)/40.4 = 0.87元
Q3 估EPS為1倍成長 = 0.87 * 2 = 1.74元
Q4 = Q3 = 1.74元
2018 EPS 自估 = 0.58 + 0.87 + 1.74 + 1.74 = 4.93元 , 算5元整數好了(阿婆生子,很拚了!)
PE = 12 , 股價 = 60元
PE = 15 , 股價 = 75元
PE = 19 , 股價 = 95元

所以大家認為日月光投控股價要如何表現呢? 很容易吧!

聲明 :  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仍應自負盈虧



2018/4/24
矽品第1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.4億元,較去年第4季14.89億元減少83.9%、較去年同期9.96億元減少75.9%。第1季每股基本純益0.08元,低於去年第4季0.48元,也低於去年同期EPS 0.32元。法人指出,矽品第1季獲利是2016年第1季以來單季低點。
矽品表示,第1季認列持股南茂市場評價損失、以及本身可轉換公司債(ECB)評價損失,共計約新台幣7億元,影響第1季獲利表現。

2018/4/28
以日月光今年第一季營運來看合併營收649.66億元,季減22.6%,年減2.4%,受到淡季影響、產品組合調整,以及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的影響,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6%,獲利降至20.96億元,季減66%,年減18%,是六年來單季低點。第一季EPS為0.25元,較前季EPS 0.74元下滑,以及2017年同期EPS 0.33元降溫。

聲明 :  本文不是投資推薦文 , 僅個人粗淺看法 , 投資股票仍應自負盈虧

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

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

2474 可成 (2017/9/20) 另二則新聞

"投資人"喜歡聽 這種"人"  的新聞(一)
我喜歡聽另一種人的新聞(二)
那一種好,我已標顏色了喔!
但關於這檔股票我最終是相信新聞(一) 的價格的, 很弔詭吧! , 哈哈哈....

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

台達電 2308 (20170429)

3招力克新台幣Q1急升 單季繳出匯兌收益成績單

匯率管理 : 厲害

1. 自然避險
2. 專業財務團隊
3. 具規模的操作部位

這表示該公司高層很務實於本業 , 將收付 90% 都在業務談定的合約中都解決了

同時尊重財務團隊